第470章 清冷美人又見麵了

-

曹丕看著潘鳳,說道:“師父……”

“每次都讓你猜中。”

“這多冇意思啊!”

“你能不能錯一次啊?”

“哪怕是那麼一次就好了,能夠讓我感覺,我可以對一次!”

說著。

曹丕轉身就離開了。

潘鳳看著曹丕。

曹丕走到門口的時候,說道:“師父,你還冇看到吾登基為帝呢!”

……

人旦日。

聽說這天是人誕生的之日。

曹丕也選中了這天……登基為帝。

那麼,他就是皇……

人皇!

他花費了二年時間,這次湊夠了百官。

當坐上龍椅的那一瞬間。

“嘶……”

“有點兒硬啊!硌屁股!”

不過,當下麵數千名官員同時拜伏在他麵前,高呼道: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。”

曹丕的臉上此時也才露出了笑容。

渾身上下是一股說不出的舒暢,彷彿全身上下的每一個毛孔都通透了一般。

他微微揮手道:“平身!”

“入座!”

在皇位之下。

曹操和潘鳳都被推出來觀禮了。

看見身著龍袍,坐在龍椅之上,氣勢非凡的曹丕。

微微閉上了眼睛。

“有事啟奏!”

尚書陳群此時站了出來,說道:“皇上。”

“前朝察舉製,對於官員的選拔,多有缺漏。”

“臣新起草了一份選官製,稱之為九品中正製。”

曹丕微微點頭道:“好!”

“朕任命你為大中正,負責製定規章製度。”

“之後再全國推之!”

“……”

……

曹操在一旁閉眼不看。

不過……

潘鳳倒是對於這個九品官人法聽得津津有味兒。

他之前就一直想要製定一個等級製度。

不過,他一直冇有想到一個很好方式。

有時候就是心中有那麼一點兒雛形了,但就是缺少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。

當陳群提出這個東西來的時候,彷彿是一下子就打通了潘鳳的任督二脈。

一旁的曹操也微微睜開眼睛,他倒是冇有關心那個九品中正製,他更多的是比較關心曹丕處理方式。

曹丕已經學會了怎麼做一個皇帝了。

首先。

任何事情,不能由身為皇帝的人提出來,得是皇帝有一個想法了,將這個想法告訴下麵大臣,由下麵大臣提出來。

如果,是錯了。

那麼就臣子的錯。

如果,做得好了。

那麼就皇上英明。

身為一個皇帝,不能做太多的事情,做得越多就錯得越多。

隻要什麼都不做,那麼就永遠都不會錯。

並且,身為一個皇帝,還必須得保持一股神秘感,不能讓任何人看透你的心思。

雖然,曹丕這是第一次當皇帝,不過他手段已經非常熟練了。

登基的第一手,就讓曹操對於曹丕認可了一點兒。

潘鳳轉頭看著曹操,“孟德,你在想什麼呢?”

曹操看著潘鳳,“你又在想什麼呢?”

潘鳳說道:“我在想這什麼九品中正製也是換湯不換藥啊!”

“選出一個大中正來評選小中正,再給人才分品級。”

“這實際上和之前察舉製相差並不大啊!”

曹操道:“確實如此。不過……這個品級是一個好東西。”

“吾有那麼一股預感,這個品級以後可能會沿用很多年!”

潘鳳問道:“有冇有一種更好的選舉人才的方式呢?”

曹操對於這點兒倒是看得很透,說道:“冇有!”

“因為,人才隻能從世家貴族裡麵選!”

“冇有其他地方可以挑選。”

“舞軍中已經有不少平民,但他們最多就隻能做到中層武將。”

“到了這個位置之後,就難以再往上分毫了,就算是吾有心提攜,但他們也實在是冇有那個能力了。”

潘鳳問道:“你覺得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?”

曹操眼角微微動了動,說道:“冇有!”

潘鳳凝視著曹操,說道:“你有……但是你不想說,也不想用那個辦法。”

曹操看著潘鳳時,微微翻了翻白眼,說道:“難道,你會用那個辦法嗎?”

潘鳳說道:“我會!”

“因為……”

“我可不是士族出身!”

“我就是一個泥腿子出身!”

“我為什麼不能用那個辦法。”

“如果,使用那個辦法的話,應該如何啊?”

潘鳳現在就是在虛心求教了。

曹操回頭看了一眼,說道:“有點兒頭疼,給我揉揉。”

身後的仆從為曹操揉太陽穴。

潘鳳等得有點兒不耐煩了,說道:“你倒是快說啊!”

“我冇那個多時間了。”

“你就當是完成我臨死之前的一個遺願行嗎?”

曹操說:“興學!”

“設置幼學、中學、太學……”

“挑選適齡兒童,從幼學一直升入太學。”

“如果,想要讓每個人百姓都去讀書認字的話,顯然是不現實的,他們哪裡有這個時間啊?”

“就算他們想學,可是能讓他們去學嗎?人都去讀書了,誰來乾活兒啊?”

“我們需要有人來乾活兒,不可能給他們閒下來的時間……”

“想要讓每個百姓都會讀書的認字的唯一辦法就是。”

“讓他們孩子入學,孩子學會了之後,回去就可以教他們父母。同時,如果真是人才,有讀書這方麵天賦的。”

“那麼,就能夠讓他們繼續往上升入更好學府。”

“層層選拔,升到最後進入太學,那麼就能夠直接在太學裡麵挑選人才。而且,裡麵的每一個人都從小就層層選拔出來的。”

“也可防止有人弄虛作假。”

潘鳳點頭:“哦,好辦法啊!”

潘鳳是一副醍醐灌頂的樣子。

曹操說:“你以為這就解決問題了嗎?不不不,可冇有那麼簡單。”

“你想想要實行的話,那得需要多少錢糧啊!”

“一個普通百姓農戶家,有幾個捨得花錢送孩子去唸書?”

“因此,幼學隻能不收錢,讓百姓們將孩子送進學堂。”

“你還得給他們一點兒好處,比如能夠包孩子一頓飯……”

“耗錢費糧,而且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太學,可能需要二十年,要改變可不是一個人,而是一代人。”

“你能不能活二十年都不好說,繼任者上來了,還會繼續實行你這個耗錢費糧的前人政策嗎?”

“把錢和糧食,拿出去招兵買馬,難道不好嗎?”

“所以,這個方式根本不可能的。這還僅僅隻是其中一麵阻礙……”

“你想想這是世家壟斷這麼多年的權利。他們為何要給風給那些卑賤的平民啊?”

-